2014亞太地區美感教育論壇:
「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學術研討會計畫暨徵稿辦法
壹、緣起與目的
教育部於民國102年8月頒定「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3-107年)」,啟動各項行動方案實現美力國民、美化家園、美善社會之願景;102年8月27日以臺教師(一)字第1020124570號函核定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之工作項目:2-4-1委請國家教育研究院專案成立「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作為美感教育研究發展基地。
國家教育研究院自2014年1月正式成立「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作為臺灣美感教育研究發展基地,以「臺灣美力基地、亞太社群網絡」為宗旨,透過研究、實務與政策之研析整合,首先,啟動課程實驗計畫建立臺灣美感教育特色,發揮在地美學之草根力量,讓每吋泥土裡的美學種子能夠發芽茁壯。其次,連結亞太地區研究社群的協力網絡,建立分享交流平台,深化實踐智慧。再者,研析教育部推動之美感教育重要政策,提供評估詮釋資料,透過長期且系統性研究發展,累積研發成果以持續提升美感教育之品質並充實研究資源。
第一期五年計畫以「視點與試點」為運作主軸,透過美感教育研究社群網絡的經營與合作,結合理論與實務,發展臺灣及亞太獨特與共有的美感教育視點,並且進行小型基地的課程與教學實驗方案,期為臺灣的美感教育開拓學校實踐的路徑。除此之外,以協力合作概念,連結並整合國內與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成果與資源,以充實理論與實務,並累積臺灣美感教育的能量,擴展臺灣美感教育之視野與影響力。
值此面對全球化、在地化與多元化挑戰之際,我們期許廣納各界研究與實務經驗,達成本次研討會目標:
一、從美感教育的識點,闡釋美感教育的意涵及其發展的脈絡,論析重要特質,透過多元識點的對話,釐清美感教育的範疇,凝聚美感教育研究與實踐的焦點。
二、從美感教育的視點,闡述美感教育政策脈絡與創新、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勾勒美感教育研究的新視野。
三、從美感教育的試點,闡述美感教育實踐經驗、課程與教學的革新、跨域學習經驗、以及美感素養評量等面向,透過對話探討活化美感教育實踐思維與行動。
貳、主題與子題:
本年度大會主題為「亞太地區美感教育論壇—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以美感教育的政策、研究、實務之視點與試點為範疇,發展以下子題如下:
一、子題A:各教育階段美感教育政策發展與藍海創新
自幼兒園到大學各教育階段,美感教育落實有賴政策推動。例如,為落實五育均衡發展之國民教育目標,近二十年臺灣教育改革陸續啟動相關政策,如教育部在1980年修訂《國民中小學加強美育教學實施計畫》中明示美育功能在於促進德、智、體、群均衡發展,並調和個性與群性之發展,培養學生思考、想像、創造力,及其審美情操與高貴氣質,美感教育內容除了藝術,亦包括生活經驗,在教學方面,美感教育教學重視鑑賞與創作,並以發表、創造、展示、表演等活動。此外,2005年教育部在「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滾動式檢討-E 世代人才培育計畫」中即提到:「放眼世界,美學教育已是未來人才培養必走之路,臺灣也必須認識到以美學教育來鞏固競爭力的重要性。」,2008年教育施政藍圖(98-101 年)中於中小學階段具體作為則以推動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計畫為主,豐富學生藝術與美感經驗。放眼國際,各國無不致力提升國民美感素養與美的軟實力,許多政策經驗值得我國借鏡參考。據此,本子題以「美感教育政策發展與藍海創新」為主題,希望可以廣邀各領域專業人士進行兼重美感教育政策學理及實務的理性對話,提供並活化我國美感教育政策的思維與行動。
二、子題B:各教育階段課程教學的實驗與創新
隨著學校教育革新風潮,近年來各級學校致使發展特色課程,打造學校品牌並提供學生多元適性學習。自2000年以來,臺灣興起課程美學論述與相關實驗研究,藝術教育典範也面臨再概念化,朝向後現代、多元文化、社區本位、社會重建等取向發展;臺灣與亞太地區許多國家有著共同的歷史文化之集體記憶;例如在去殖民化的過程中,臺灣繼承中華文化,並融合多族群發展出獨特之在地文化;在「課程鬆綁」的訴求下,臺灣的課程、教科書及教學,有著更多由下而上的發展動力及實踐經驗,如學校與社區美學運動、大學與中小學協作計畫等等。教育部在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中,啟動相關課程教學實驗之行動方案,本子題將以「課程教學的實驗與創新」的觀點,歡迎各界從美感教育之課程優化及教學創新的觀點,探討美感教育課程、教材及教學的圖像,達成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的目標。
三、子題C:各教育階段促進美感「學習」的評量
美感教育旨在提升學習者美感素養,然而美感素養如何評量一直受到各界關心。為達到美感教育的目標,提供個人適性的評量與回饋工具,無疑是重要的基礎。但是,評量不應只是學習成就的總結,更要緊的是「為了學習」,以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因此,本子題將以『為學習的評量』(assessment for learning)觀點,提供美感教育革新思維,激發更多探討為學習的美感素養評量方式以及研究內容,使教師增能、學生受益。
四、子題D:各教育階段跨界/領域/文化與美感教育
全球化發展促使世界各國國民的互動與交流越來越密切。「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即立基於國際教育視點,從理解、行動到連結,搭建社群網絡,在期能透過「跨」的統整概念,邀請教師、學校、學生體驗跨界/領域/文化之美感經驗,以培育學生跨文化素養,以具備未來地球村良好的生活能力。本子題將以「跨界/領域/文化與美感教育」的主題,邀請各界一起從不同角度與面向進行對話,探討目前各國有哪些前瞻規劃與具體作法?我國規劃與實踐經驗?此外,學界與教育現場又有哪些具啟發的概念與作法可供參考?
參、研討方式
一、專題論壇:邀請教育部與國內外學者與進行「美感教育專題論壇」。
二、專題演講:邀請國內外相關學者進行「亞太地區美感教育高峰會」與「主題演講」。
三、一般論文:
(一)研究論文口頭發表:每人發表20分鐘,發表人針對大會主題之子題發表研究論文,會議後經審查通過全文收錄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年度專書與網站。
(二)實務工作者口頭發表:邀請教師、藝術家、學生、社會人士等發表實作方案,形式不拘泥於簡報發表,鼓勵多元形式發表,會議後經審查通過全文收錄於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年度專書與網站。
上述研討會各項子題公開徵稿,經審查通過者邀請於大會發表。
肆、研討會日期與地點:
一、日期:2014年11月7日(星期五)、8日(星期六)
二、地點: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院區(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79號)
詳細地圖請見http://www.naer.edu.tw/files/11-1000-282-1.php?Lang=zh-tw
伍、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
二、主辦單位:國家教育研究院
三、合辦單位:國立台南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中原大學、大葉大學、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ducation through Art
陸、議程規劃
(將視論文投稿件數加以調整議程,確定議程預計於10/15公佈,最新消息請查詢國家教育研究院首頁。)
柒、論文徵稿:
本論壇徵稿採「邀稿」與「公開徵稿」兩種:
一、「邀稿」部分由主辦單位邀請具學術聲望之專家學者來稿。
二、「公開徵稿」與時間進程依下表辦理:
截止日期 |
項目 |
即日起-7月15日 |
摘要投稿 |
2014年7月31日前 |
公佈通過「摘要投稿」名單 |
2014年10月10日前 |
Email繳送全文、線上報名研討會 |
2014年11月7日、8日 |
參與研討會 |
捌、論文格式:
一、「摘要投稿」:檢附中文摘要500字以內、關鍵詞及投稿人或發表團隊之基本資料,摘要投稿格式與規範參見附件1。
二、論文全文:以電腦橫打,全文長以一萬字左右為原則,含圖表、文獻以不超過25頁(A4),並依照APA格式撰寫。APA格式規範請自行參照。
三、論文格式規定:請參閱附件2。(實務工作者投稿文章格式不在此限)
玖、參與人員:
教育部第一期五年計畫相關行動方案研發團隊、大學與技專校院通識中心、師資培育大學(中心)、各教育階段美感教育專家學者與實務工作者、教育部與文化部相關人員、縣市教育局/處與文化局相關行政人員、教育部各學習領域課程與教學輔導群、高中/綜高學科中心、高職群科中心、教育部中央課程與教學諮詢教師、縣市國教輔導團團員、民間相關組織(廣達、金車、紙風車、奇美…)、教育相關系所研究生等及關心此議題之各界人士。請上網報名,報名網址為http://goo.gl/z9T6R7,截止日為103年10月10日。
拾、住宿資訊:
一、由於本院宿舍整修中,因此研討會期間未能提供免費住宿。
二、推薦之付費住宿資訊如下頁表格:
飯店名稱 |
電話 |
網址 |
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
02-7712-2323 |
http://intl-house.howard-hotels.com.tw/ |
丹迪旅店大安店 |
02- 2707-6899 |
http://www.dandyhotel.com.tw/DandyD/index.aspx?lan=zh-tw |
多朗明歌大飯店 |
02-2700-1200 |
http://www.dolamanco.com.tw/ |
拾壹、研討會聯絡人:
一、會務:
組長:邱鈺婷
TEL:02-8671-1317 E-mail:ting7259@mail.naer.edu.tw
組員:林怡彤
TEL:02-8671-1317 E-mail:heureux.lin@mail.naer.edu.tw
王筑筠
TEL:02-8671-1318 E-mail:wchuyun@mail.naer.edu.tw
二、議程:龔祥生
TEL:02-8671-1318 E-mail:rockkung2001@mail.naer.edu.tw
※研討會相關訊息及文件下載請見國家教育研究院首頁最新消息
附件1
「2014亞太地區美感教育論壇: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學術研討會
投稿人基本資料
論文題目 |
|
姓 名 |
(共同作者請同頁由左至右依序填寫) |
服務單位 |
|
職稱 |
|
電 話 |
|
行動電話 |
|
e-mail |
|
住址 |
|
論文摘要
(500字以內,並附3-5個關鍵詞,摘要應呈現論文問題意識及研究歷程(步驟與方法) |
|
※請於2014年7月15日前以word檔e-mail到:rockkung2001@mail.naer.edu.tw。
Word文件檔名請填:『論文題目_姓名』,並且在郵件主題上註明『2014年亞太美感教育論壇投稿_姓名』字樣。承辦人收到信件後會回覆,如三日內未收到回覆,請您致電詢問。
「2014亞太地區美感教育論壇: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學術研討會
實務工作者基本資料
發表主題 |
|
姓 名 |
(共同作者請同頁由左至右依序填寫) |
服務單位 |
|
職稱 |
|
電 話 |
|
行動電話 |
|
e-mail |
|
住址 |
|
實踐經驗摘要
(500字以內,並附3-5個關鍵詞,摘要應呈現發表主題及實踐歷程(例如:步驟、過程、方法) |
|
發表形式:
□ 口頭演說 (請勾選:佐以□文章、□簡報、□作品、□影片來解說)
□ 海報
□ 展演 (請解說形式:___________)
□ 其他 (請說明:_____________)
※請於2014年7月15日前以word檔e-mail: rockkung2001@mail.naer.edu.tw
word檔文件名稱統一為『論文題目_姓名』,並且在郵件主題上註明『2014年亞太美感教育論壇投稿_姓名』字樣。承辦人收到信件後會回覆,如三日內未收到回覆,請您致電詢問。
附件2
2014亞太地區美感教育論壇:「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學術研討會
論文格式說明
(實務工作者格式不拘,請依內容所需撰寫)
標題
姓名
服務單位及職稱
username@email
|
摘要
在本文內,我們描述了幾項有關本次研討會出版刊物的規範格式及建議。所有發表文章請不要設置任何的頁首或頁尾,並且統一於每頁下方註解。
關鍵詞:格式指引、作者提供之關鍵字、研討會出版物
壹、前言
首先,謝謝各位作者踴躍參與教育研究院『2014年亞太地區美感教育論壇』。大會的會議手冊(收錄議程及論文摘要)及論文集,將成大會的重要出版物;大會主辦單位懇請各位作者參照以下的指引,繳交論文的全文。我們希望各位作者能完全參照這一份文件的格式,以利會議手冊編輯。
貳、稿件之版面規格
中英文篇名
中英文摘要
中英文關鍵詞
本文
參考文獻
参、撰稿格式
一、來稿請以MS Word或其他相容軟體編輯,中文字體為「新細明體」,英文字體為「Times New Roman」,獨段引言可用「標楷體」,不需用其他字型或樣式(斜體、底線等)做強調,12級字,採橫向排列,左右邊對齊,1.5倍行高,不要標示頁碼。
二、稿件順序:(1)論文題目(2)中文摘要與關鍵詞(3)英文摘要與關鍵詞(4)正文(5)參考文獻(6)附錄(非必要);以上各項均獨立起頁,並依次編排於同一檔案內,請勿存成多個檔案。
肆、論文題目:18級字,粗體,置中對齊。若有副題,正、副題間以「:」符號區隔。
伍、作者、服務單位及職稱、e-mail
作者、服務單位及職稱均12級字,粗黑。e-mail則用10級字。
陸、摘要與關鍵字:
一、摘要:字數以500字為限,摘要之開始請以粗黑體標示「摘要」兩字,新細明體,14級字。摘要內容則於下一行開始書寫,12級字。摘要應扼要地介紹相關的研究問題、方法、結果與結論。
二、在摘要之後請保留一個行距,其後用粗黑體標示「關鍵詞」三個字然後列出文章之關鍵詞(最多5個),12級字。
柒、正文
一、註解與圖表:均請放入文中。註解若針對特定專有名詞,請置於該名詞之右上角,餘則置於該句句末之標點符號的右上角。圖表若集中於文後,須在正文中標示位置,並將圖表放在參考書目之後。
二、標點符號的使用:
(一)中文標點符號一律用「全形」輸入。
(二)正文中,書刊名及篇名的標點符號使用範例:
中日文書刊名:《教育研究與發展》
西文書刊名: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中日文篇名:〈多元化教育改革趨勢與問題〉
西文篇名:“Keeping Knowledge Alive”
三、標題:
(一)中文大小標題以壹,一,(一),1,(1),1為序。壹、14級字,粗黑。一、12級字,粗黑。(一)12級字,粗黑。1、12級字。(1)12級字。112級字。
(二)西文大小標題以I,A,1,a),(1)(a)為序。
四、分項:內文中之分項以(1)、(2)、(3)…表示;再來以1、2、3…表示。
實施計畫